王卫东,浙江仙居人,浙江省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十佳创新台州商人、仙居县拔尖人才、仙居县十佳劳模、仙居县十大优秀企业家、台州“十大科创之星”,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浙江优亿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之一,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是第五届、第六届台州市人大代表。
一、预知医疗器械行业春天,辞职创业
下海创业不是凭一时激情,而是深思熟虑。
2007年,我向当时供职的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递交了辞呈。那时我是该公司的销售部大区经理,手下团队所创造的销售额占公司半壁江山。
或许,在很多人看来,能在一家上市公司就职,业绩做的也好,令人羡慕。但我从小就是个不安分的人,我不想一辈子替别人销售产品,我希望做实业创造更大价值。
“多救一个人”,这句在企业创办之初就树立的口号并非空喊,源自于我在2003年非典疫情时期的经历。当时可视喉镜就已在国际上出现,只是对于当时中国来说还是一个新生的医疗器械,并由于价格昂贵未能普及,导致当时非典很多重症病人未能得到及时救治。
拥有多年医药销售工作经历的我,萌发了制造中国人自己的用得起的可视喉镜的想法。之后通过与许多国内知名临床专家进行充分地讨论后,毅然决定自主研发以麻醉气管插管全套设备为基础的可视化医疗器械,并将目光锁定在了可视喉镜这一产品上。
如果能成功研发这款产品,插管就不再局限于麻醉医生之手,基层卫生所的医疗人员经过培训也能进行插管。这将为气道困难的患者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挽救许多生命。
二、成功研制可视喉镜,多救一个人
公司成立以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招兵买马,组建了一支30多人的研发团队。了解整个行业的状况后,我带领团队,走入不同的医疗机构,与临床专家交流,带回珍贵的医学资料和专家建议。
可视喉镜是光、电、机技术的系统集成,只有匹配好三者关系,才能造出品质优良的视频喉镜。为此,研发团队不断研究,先后与台州学院、浙江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攻关这一技术难题。
经过较长时间得调研、研制、反复论证,2011年可视喉镜研发成功。产品被送往各大医疗机构试用,得到了麻醉界专家普遍认可,产品不仅适合东方人咽喉结构特征,插管成功率高,而且成像清晰,具有智能电子驱雾功能。
同时,我打造了一个由资深麻醉营销专家组成的强大营销团队。他们采用教练式营销方式,积极参与安全气管插管知识传播,正是优亿医疗学术推广的影响,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形成一股由可视喉镜替代直视喉镜的浪潮,提高了医生插管的成功率和效率,挽救了更多人的生命!
2020年春节的疫情,麻醉可视气道管理设备能够在各大疫区医院发挥重要作用让我很欣慰。我马不停蹄安排复工复产,同时向灾区捐赠了价值超1000万元医疗设备及配套产品。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更方便更有效地抢救生命,践行“多救一个人”使命!
三、追求卓越、不断创新,在世界医疗器械之林有一席之地
一路走来,我和我的团队始终坚持“多救一个人”的企业使命,坚持不断创新、不断超越。
经过12年努力,公司相继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获得浙江省隐形冠军企业。公司的研发中心鉴定为省级企业研究院和技术中心。为了进一步夯实研发实力,我推进引进省级及以上联系专家多人,多个项目被列入省及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研制的多个产品被鉴定为国内技术领先,被评为德国IF设计工业大奖、红点奖、浙江省首台套和制造精品荣誉称号。
未来五年,我和我的团队已经明确了公司继续将产品的战略规划与布局作为整个公司发展规划的核心与基础,巩固和加强在麻醉气道管理领域的领航地位,不断扩大国际影响力,同时实现公司内窥镜领域的突破性发展。此外,积极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研发创新体系;逐步实现生产线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大幅提升产能,从而实现销售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发挥产品和渠道优势,不断深挖市场,进一步普及公司产品,最终做到丰富可视化产品矩阵,打造优亿云数据平台,构筑基于数据共享、知识传承、AI分析的产品数据生态,为医生提供更精准的诊疗分析与决策工具,为公司未来提供更精新的产品布局。其次,建立完善的人才机制和人力资源体系,从吸引人才,培养人才和用好人才环节出发,为公司的快速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最后,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引进技术与产品,同时开展兼并收购与投资项目。最后实现优亿在世界医疗器械之林有一席之地宏伟愿景!